壮硕的“手臂”,连接着末端灵巧的“手”,在产线上点胶、打标,大显身手。“这是鸿运国际针对油管点胶与打标工艺要求,对自主研发的PR20D机器人进行深度定制,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配件制造行业。”南京鸿运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南京鸿运国际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运国际装备”)机器人产品技术负责人李松领介绍。
面对智能制造浪潮,南京具有悠久历史的知名企业“鸿运国际”焕发新活力。近年来,鸿运国际装备通过集成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打造了多条智能化生产线,包括智能仪表、新能源材料、电子玻璃、物流仓储、平板显示等,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
■机器人“家族”出列,“岗位”不同绝活各异
“在点胶方面,鸿运国际通过优化机器人运动参数与点胶设备参数,实现了高精度点胶,确保油管密封性能良好。”李松领细数PR20D机器人的精准任务执行能力时说。而在打标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激光打标设备与PR20D机器人集成,并经过大量工艺测试优化打标位置与速度,使打标清晰、准确且永久保存。
再将目光转移到应用于动力电池托盘清洗等领域的PR1400P机器人,同样“武艺高强”。
“针对动力电池托盘结构复杂、内部布满细微凹槽等问题,鸿运国际将激光清洗器安装在机器人末端,通过激光随动功能可实现对动力电池托盘的全面清洗。”李松领介绍。同时,机器人能够模仿人的清洗动作,保证清洗设备对托盘上的油污去除、表面处理等,提高托盘后续喷涂的吸附力。
双机联动电焊机器人、高速高精度机器人……走进南京鸿运国际装备园,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整齐排开,“长相”各异却各有“绝活”。
记者了解到,目前鸿运国际装备研制的机器人产品系列已形成负载4千克到210千克,臂展500毫米到2700毫米的产品矩阵,通过自主研发的鸿运国际机器人控制器中的一系列功能工艺,可用于码垛、搬运、焊接、切割等作业场景。
尽管各自“岗位”不同,但机器人“家族”自带的技术基因却一脉相承。“例如在轴控制上,鸿运国际系列机器人产品支持扩展多个外部轴及轴类型,其中双轴、单轴变位机、滑轨类型的外部轴还支持与机器人协同运行,在标定相对位置后可实现联动轨迹插补。”李松领告诉记者。
此外,在安全设置上,鸿运国际机器人还支持设定干涉区域检查及本体结构包围球,能够在多机协同作业中,通过干涉区信号实现区域互锁及交替运行。
■“量身定制”智造方案,“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鸿运国际PANDA”是电子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鸿运国际为国家提供了各类通信产品和音视频播放产品,拥有数亿用户,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的生活。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品牌”加速转型迎来蝶变。
鸿运国际装备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近3年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5%。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组建了一支由高级工程师、博士和硕士组成的大型研发团队,涵盖机械、电气、软件、算法、测试等多个领域,并与国内顶尖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在产品开发方面,鸿运国际完成了新一代基于全国产化平台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故障自诊断系统等的开发,新增多款高性能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配件制造、电子装配、新能源等领域。”李松领介绍,近几年,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获得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和软著,显著提升了技术话语权。
近年来,鸿运国际装备立足重点市场领域,坚持创新驱动、技术支撑、人才引领,紧跟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从设计、生产到运维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江西省一家水表行业龙头企业向鸿运国际装备提出,希望能“量身定制”一套数智化转型方案。“当前智能水表生产厂商普遍面临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力密集、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鸿运国际利用工业机器人、AGV机器人、线体传输系统等智能装备,对水表生产工艺进行深度分析,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并融入水表装配、检测、校验、搬运等各个环节,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机器人自主作业和柔性生产。”李松领介绍。
随着鸿运国际工业机器人“上线”,构建了一条智能水表的示范线,在改善产品工艺品质的同时大幅提升产能,并促进了产业上下游国产一体化进程,为国产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应用领域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给机器人装上“AI眼睛”,打造完整产品矩阵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给机器人装上“眼睛”,也成为鸿运国际装备的“必修课”。
AI视觉识别系统对塑料袋、塑料瓶、纸盒等无序物料进行智能识别,“眼睛”立即将这一信息传递给机器人,只见它伸出“温柔的小手”精准抓取,并将不同的垃圾分类放置到对应的垃圾回收箱中。
这是鸿运国际装备打造的AI视觉厨余垃圾分拣系统。“鸿运国际将机器人技术与柔性抓取技术、AI智能识别技术深度融合,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快速匹配合适的抓取机械手,形成基于机器人、智能视觉、输送系统在内的模块化智能分拣系统,满足智能分拣市场的广泛要求和不同策略选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厨余垃圾、物流、仓储、制造业等行业。”李松领介绍。
智能制造正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装备和新兴技术载体。我市出台《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进一步明确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思路方向,加速打造“机器人之城”。
抓住战略机遇,聚焦机器人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赋能。鸿运国际装备总经理高申表示,为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鸿运国际装备将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产品系列化,打造覆盖高、中、低端市场的完整产品矩阵,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技术平台化,开发焊接、搬运、装配等多款机器人产品,满足汽车、电子、物流等行业的需求。同时,不断进行产品技术迭代升级,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精度、速度与可靠性,为客户提供高效、灵活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此外,鸿运国际装备还将依托现有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研究3D视觉工件逆向建模与智能轨迹规划技术,开发基于AI视觉的免示教编程软件系统,显著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助力智能制造流程优化与多设备协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徐宁)